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古浪县西靖镇抓党建促精准扶贫纪实

    信息发布者:xinyaya
    2017-04-10 11:45:41    来源:每日甘肃-甘肃日报   转载

    “下山入川”奔向新生活

      ——古浪县西靖镇抓党建促精准扶贫纪实

      本报记者马顺龙 通讯员王国栋

      初冬时节,记者驱车来到古浪县西靖镇,映入眼帘的是金色大道两旁,一栋栋红顶白墙或灰顶白墙的住宅新房和一座座规划有序的日光温室、养殖暖棚,在阳光下格外引人注目。

      今年37岁的张虎是阳光新村社区的居民。一年多前,他一家六口人还生活在南部山区的古丰乡王府村。如今,他家在西靖镇移民区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还建了6栋养殖暖棚,养了300多只羊。

      2011年,武威市委针对古浪县南部高深山区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就地脱贫难的实际,实施了“下山入川”搬迁移民工程——古浪县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黄花滩“下山入川”工程项目,项目概算总投资17.87亿元,计划开发西靖镇黄花滩闲置土地8.62万亩,新建10个移民安置点,搬迁海拔2800米以上南部山区4万多贫困群众“下山入川”,实现易地脱贫致富。

      “下山入川”工程实施以来,感恩新村社区、阳光新村社区、为民新村社区等一个个设施完善的移民新村相继建成,2万多名山区群众搬迁入住。昔日荒无人烟的腾格里沙漠南缘,今日变成了一个个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新村社区。

      创新服务稳人心

      由于搬迁移民群众过去常年靠天吃饭,受传统观念束缚严重,搬迁到新的环境,思想顾虑多、建设资金短缺、发展现代农业经验不足,如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尽快改变落后面貌,是摆在西靖镇党委面前的难题。

      对此,西靖镇党委集中工作力量,实行“1+m+n”工作法,即1名班子成员分管m个镇机关办公室、服务中心,包抓n个村,实现了工作力量的有效整合,全面服务“下山入川”工程。在全镇党员干部中实行“10个一线”工作法,即干部在一线服务、形象在一线树立、农民在一线培训、情感在一线培养、法律在一线普及、成效在一线检验、政策在一线落实、干部在一线成长、问题在一线解决、和谐在一线形成,切实践行“三严三实”内在要求。同时,通过县里抽调南部山区12个乡镇的58名干部在项目区设立了移民工作总站的基础上,成立了黄花滩项目移民工作总站临时党总支,下设产业发展组、基础设施建设组、土地分配工作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组、基层组织建设组等5个临时党支部,将党支部建在了移民工作的第一线。在移民工作总站临时党总支的领导下,各乡镇移民工作站干部为新搬迁群众提供协调贷款、技术服务、解决难题等方面服务。

      通过一系列的引导与服务,移民群众生活观念从以前的“坐、等、靠”变成了现在的“抢在前面、干在前面、富在前面”的良好发展模式。目前,整个移民区设施农牧业累计达到4处7818亩,经济林累计达到3处6010亩。

    党员帮带促脱贫

      走进西靖镇阳光新村社区发乾生态专业养殖合作社,记者看到一栋栋现代化养殖暖棚排列整齐,棚内牛羊体肥膘壮。近年来,作为阳光新村社区党总支书记,王发乾不仅带头建设养殖暖棚,还发动全社区建设养殖暖棚2205座,栽植枸杞1200亩,实验种植甜高粱100亩,帮助乡亲们办理惠农贷款1763万元。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西靖镇党委在移民新村实行党员带头、干部先行、引领发展,各党总支和党支部负责人带头建设日光温室、养殖暖棚、栽植经济林、种植甜高粱,带领群众大力发展“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通过建立“致富带头人——党员——村干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养链,为移民新村每个村培养储备2名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同时注重发挥党员先锋引领作用,坚持在抓产业、育产业上想在前、干在前、示范在前,在产、供、销各个环节用活、用足扶持政策,帮助和带动群众把棚子建起来、把产业育起来、把经济抓上去,努力让新型产业“带富老住户、稳定新移民,激活一方经济”。近两年,党员带头成立专业合作社20多个,建成党员示范棚10处700亩、党员示范林8处500亩。

      富民产业奔小康

      “以前我住在十八里堡乡黄泥岗村。那里条件不好,运水拉饲料都不方便,没办法发展规模养殖业。去年,我们响应政府号召搬到了移民新村,今年8月份,我贷了5万元的精准扶贫贷款,全部用到了发展养猪业上。”古浪县西靖镇阳光新村社区居民司成锋说。一年多的时间,他已出栏育肥猪120多头,收入5万多元。

      为使下山入川的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西靖镇推行“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将日光温室、暖棚建设、良种引进、贷款贴息等国家和省市产业扶贫资金集中用于扶持贫困群众。群众根据经济条件和自身产业基础,分别发展日光温室、肉羊育肥、獭兔养殖产业。同时,依托双联惠农贷款、草食畜产业贷款和精准扶贫专项贷款,支持搬迁群众围绕“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在项目区培育发展高效节水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打造成节水灌溉示范区、精准扶贫和双联富民行动样板区。目前,为移民群众协调发放“双联”惠民贷款和“双业”贷款1068户、1.24亿元,精准扶贫贷款7687万元,为移民群众脱贫致富注入了强大动力。

      为加快移民区农业产业化进程,西靖镇还积极探索“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基地”经营模式,先后引进投资300万元的有机肥厂1家,投资1.2亿元的帝苑服饰公司,投资1500万元的牛羊交易市场。目前,3个移民村已建成设施农牧业7800多亩,羊饲养量达到11.8万只,户均30只左右。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